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深度报道>正文

职称改革 四川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率先破冰

时间:2017-01-10 23:23:36    来源:华西都市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焦点2

  建立分类评价机制

  科研人员分为三类各有侧重

  另一方面,之前自然科学体系职称评审标准中,评价机制不完善也被诟病已久,“不同领域、地域科研人员的科研任务、工作内容和业绩成果差异较大,采用‘一刀切’的统一评价机制缺乏客观公正。”

  对此,《条件》中建立起分类评价机制,按照工作实际,将科研人员分为基础研究类研究人员、应用研究类研究人员、成果转化类研究人员三类,分别提出评价标准。

  据该名工作人员介绍,基础研究类研究人员评价考核侧重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应用研究类研究人员评价考核侧重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发明创造与应用推广情况。成果转化类研究人员评价考核侧重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产品开发和从事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等产业化活动的业绩贡献。

  同时,《条件》更加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坚持创新与转化并重,在评价标准中加入职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有偿转让、技术服务、成果转化等产业化活动的相关评价标准,加大应用基础、转化效益在评价中的权重,建立以质量和绩效为核心的人才评价机制,更好激励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焦点3

  扩大企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

  计算机、外语能力不作统一要求

  当然,对于最受关注的外语和计算机考试,《条件》也明确提到,充分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对外语、计算机不作统一要求,由用人单位和评审委员会根据行业领域实际自主确定。各地、各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更高的申报评审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的评审条件还向基层适当倾斜。充分考虑县以下科研单位实际,对在艰苦偏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等进行适当倾斜。(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

  相关链接

  2005年四川职称改革就有动作

  四川2005年就展开了职称改革。比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考试按A、B、C、D四个等级划分。同时,对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和外语水平要求较高的系列和岗位,其评定专业技术职称的外语要求,要与所在岗位及所从事的工作相适应,保证不失水准。2013年7月,四川省住建厅对建筑施工专业的职称申请进行改革,对实际工作中不需要应用英语和计算机的专业,放宽职称申请的门槛。


责编:文化中国网 刘铭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