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正文

有智者事竟成一一“熊猫羊”北京民族文化宫花絮掠影

时间:2025-05-15 10:57:31    来源:文化中国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文化中国网北京讯:2025年五月初夏,北疆二连浩特市、苏尼特草原牧区“熊猫羊”亮相北京民族文化宫。

  说起羊,无非就是山羊、绵羊。山羊膻。绵羊骚油多。而各地习俗、口味不同,羊肉的做法也是各领风骚。

  对“熊猫羊”大家是知之甚少。

  “熊猫羊”是戈壁滩羊之一。头部黑白花,长相酷似熊猫,吃百草、听天籁之音、吸蓝天氧吧长大,更是戈壁滩上名副其实的马拉松运动员。

  “熊猫羊”其肉质鲜美是不变的优质品种基因,自元、明、清就是朝中贡品,羊中之尊,肉中人参。

  2014年丁申才团队与苏尼特牧民结对子,联手致富,与“熊猫羊”结缘。

  丁申才团队十几年的摸爬滚打,围着草原转,带着牧民干,牧民有困难帮着办,终于修成正果。

  如:呼嘎查:牧民朝日格图;陶力嘎查:牧民宝力达户均养牛150头,“熊猫羊”800只,骆驼50至60头。

  目前,丁申才团队又开发出背负式撸串(烤牛羊肉串)随走随烤设备,投放市场,为再就业提供方便。

  联姻:西北红牧业罗海燕的奶制品系列深加工,优势互补;

  抱团:陶古斯的干牛排、干牛肉片、干牛肉酱、红焖羊肉等系列产品组合,向双向共赢拓展。

  谈到草原牧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重视,在确保物种代有传承时,“农牧产品的质量是无声的承诺,农副产品的诚信是永恒的答案。我们团队这些年的努力,将“熊猫羊”从贡品走到百姓餐桌上;让“熊猫羊”在世界上有名,成为北疆的名片。在草原农牧业上积极推进传承,牧民腰包鼓起来,日子火起来,重绘草原牧区振兴新风景。”这就是我们团队的初衷。丁申才如是说。(陆学忠/张焕青摄文)

  

图一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图二苏尼特“熊猫羊”。  

  图三丁申才在介绍“熊猫羊”肉质的特点。  

  图四西北红海燕奶制品系列。  

  图五 驻足询问听介绍。  

  图六“串热、留油、别烫着。馋、不怕,热吃更香”。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