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正文

玩转”老手艺的新青年:非遗文化传承后继有人

时间:2016-06-13 11:31:44    来源:中国青年网 开可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任鹤林(左)向李力(右)传授雕版技艺。受访者供图

  木版年画里看历史 老手艺的新发展

  年画作为传统民俗的载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中国近代以来,木版年画的兴盛地在杨柳青。而作为中国木版年画的起源地,开封虽不璀璨夺目,但这里的木版年画更加原汁原味。

  1980年出生的李力是开封木版年画博物馆副馆长。出生世家的他5年前从父亲任鹤林老先生手中正式接下传承开封木版年画的重任。

  “各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大抵起步时间趋同。改革开放以后,各地传统美术的恢复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我的父亲也经历了那个时代。”关于开封木版年画的发展史,李力向记者娓娓道来。

  上世纪70年代末,李力的父亲从兰考文化馆回到开封,参与开封朱仙镇年画出版社的恢复组建工作。在经历了80年代“以丰养欠”的艰难生存之后,出版社在1989年再次“停摆”。“已经是总编辑、副社长的家父怀着对年画的执着,毅然决定自己成立工作室,延续挚爱的事业。这一年,我九岁。”李力说。

  相较于杨柳青木版年画成熟的产业链条、完善的人才储备,开封木版年画无论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数量,还是从业人数方面都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是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与日俱增,这并不阻碍开封木版年画重新走上上坡路。

  然而很快李力发现,事情并非想象中那般完美。

  他发现,包括自己父亲在内的许多对艺术抱有严谨态度的老先生们,在面对着质量粗糙的作品充斥市场、鱼目混杂的从业人员以非遗的名义把控群众对传统技艺理解等现象时,显得着急、无奈。

  名义上,开封木版年画市场的从业群体规模在15家企业。但真正意义上能够掌握技艺的师傅数量也就是个位数,他们的徒弟也不超20名。也就是说,在李力眼中,半数左右的企业缺乏专业水准。而随着人们对非遗作品鉴赏能力的提高,有关部门对于非遗市场的乱象也有所察觉。

  为此,他呼吁人们要反思简单粗暴式开发非遗。他说:“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就是让更多人了解木版年画,激活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了解就没有喜欢,没有喜欢就没有技艺传承,没有技艺的传承何谈文化传承?”

  今年已有67岁的任鹤林老先生,在近期参加文化部组织的高级研修班时,与班上许多有名望的老前辈达成共识:目前国内年画的质量问题不容小觑,将看似无法总结的技艺标准化迫在眉睫。

  李力说:“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在博物馆、研究院中,有大量躺在那里的史料文物。”他表示,通过对这些史料的分析,能够总结出一套规范的体系标准。通过标准化,群众就可以判断什么样的年画可以代表中国年画,什么样的年画可以代表开封木版年画。从业人员,包括已经被认定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人员,只要达不到标准,就应该继续研修。

  当然,尊重历史并不代表固步自封,但传承的前提是复古,创新一定要建立在历史基础之上。对此李力表示,包括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产业,目前都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如何拉近文物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让群众有感知?就年画行业,大抵上有两条路要走。“一条路就是认真面对文化遗产,科学保护文化遗产;另一条路是将非遗文化的元素进行数字化的定义,建立数据库。然后将数据库运用到生活日常品的生产中,真正让文物回到生活中。”李力如是说。


责编:文化中国网 刘铭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