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网北京讯:北京的五月,蓝天白云清澈。北京民族文化宫迎来了北疆草原牧区非遗工匠,闫连云就是其中之一。
蒙古族游牧文化自古就在木板、皮革、毛毡上作画装饰马具、蒙古包家具及宗教器物,具有独特的草原民族对自然、信仰、生活的审美观念。
烫画,是苏尼特草原游牧民传统文化的“活态记忆”。融绘画工艺与叙事故事于一体,是北方蒙古民族艺术演变的重要载体。
闫连云,30年痴心不改,潜心研究在继承和传承上借鉴工笔画、水墨画、藏传佛教壁画技艺相结合上创新。通过烙铁的温度变化,达到水墨画的渐变效果,人物表情神态,线条中粗犷见细腻,草原风光、历史故事,萨满图腾、吉祥图案等等凸显民族文化属性。
目前,已开班培训学生20余人。
烫画艺术被列入苏尼特左旗非遗名录。
烫画也纳入苏尼特草原非遗旅游产品。
(陆学忠/张焕青摄文)
图一北京现场烫画。
图二非遗传承人证书。
图三展示创新作品及非遗项目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