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正文

王威:“图兰朵”公主,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时间:2019-05-06 14:58:16    来源:音悦人生文 | 侯英珊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她是首位挑战并成功主演多部瓦格纳歌剧的

  中国女高音歌唱家

  她被谭盾誉为中国最具明星潜质的女歌唱家

  2015年,她在普契尼的故乡意大利塔湖

  普契尼歌剧节演唱歌剧《图兰朵》

  2018年,她再次出演

  “实景歌剧“一带一路”《图兰朵》”的演出

  以一个歌剧演员的视角

  见证“一带一路”上的文明交流佳话

  2019年7月,她将受邀在美国大都会林肯中心

  演出音乐会版歌剧《图兰朵》

  她就是女高音歌唱家王威

  

王威,原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博士,现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国家一级演员。

  本期音悦人生,让我们通过她的讲述,聆听《图兰朵》这个从“茉莉花”演绎来的丝路艺术大IP,过去、现在和未来,正在、或即将经历怎样的文明交流故事。  

  两百年前,一段中国音乐旋律“茉莉花”,沿着丝绸之路飘向西方。伟大的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从中获得灵感,幻化出神奇的东方公主图兰朵的艺术形象,谱写出了他想象中的紫禁城里“爱,化解仇恨”的东方传奇。两百年后,《图兰朵》这个中国公主的故事,成为了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的精神财富。

  “故事发生在北京,传说中的时代。”这是写在歌剧《图兰朵》扉页上的一句话。三幕歌剧《图兰朵》是意大利著名歌剧大师普契尼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部作品。这部根据童话故事改编的歌剧凝结着普契尼深厚的中国情结,在这部以中国故事为题材的歌剧中,普契尼特地选取了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并以此作为《图兰朵》的重要音乐主题之一。1924年,当普契尼创作至第三幕第二场时,他不幸病逝,留给了世界一部永远没有句点的《图兰朵》。  

普契尼

  2015年,中央歌剧院的《图兰朵》受邀参加了第61届普契尼歌剧节,在普契尼的故乡塔湖镇献唱,以中国阵容在意大利演意大利歌剧,而且是一个关于中国的故事,对于中央歌剧院和王威来说是机遇,更是一种认可。

  “早在2012年中央歌剧院就被罗马协和歌剧院邀请,演过两场《图兰朵》,反响都非常好。我们的很多歌剧,像《游吟诗人》当时和罗马基金会交响乐团合作在意大利演出。当时,中央歌剧院在前中央歌剧院院长,指挥家俞峰的带领下在意大利,瑞士,匈牙利等国家演出过很多次,中央歌剧院在欧洲是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所以2015年年就得到了普契尼歌剧节邀请。

  意大利普契尼歌剧节在全世界都是是非常著名的,很多大歌唱家都在这个音乐节演出过歌剧,比如卡拉斯,卡巴耶等等,作为一名中国人,能在普契尼的故乡,登上这个艺术节去演出是一个非常荣幸的事情。意大利塔湖音乐节呢,是在一个露天的大约容纳5000左右观众的场地,挺壮观的,周围有塔湖围绕景色也非常美。因为在中国在这种露天的场地里演出还是比较少的,是一个完全没有扩声的场地。这次演出也给我留一个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作为一个名中国歌剧演员,能登上普契尼歌剧节演出也非常荣幸的事情。演出的效果很棒,声场和演出的环境都非常理想,得到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及其好评,《图兰朵》本身讲的就是一个中国公主的故事,当意大利观众看见中国人在舞台上演绎这部歌剧时,当然觉得这个就是原汁原味的。”  

  与其他版本的图兰朵相比王威的演唱更注重表现这个角色温暖、柔和的“一面”,弱化她高傲冷血、强硬刚烈另一面。在她的歌声中,既有高亢凌厉的仇恨愤怒,又有低迴柔弱的悲悯忧伤。从冷硬狠毒、无动于衷,到爱情复苏、心悦诚服,王威演唱的图兰朵的一系列“转变”让人感觉一切都来得那么自然。从始至终,这个角色一直在音乐里、一直在剧情里。

  女儿哀求父亲,别将自己嫁给一个陌生人,王子征服公主,用英雄的胆识与智慧融解了美人心底的坚冰……这些戏,王威均在情理之中又不失法度,小女子应有的情态、意态、仪态她都有,既有角色感,又有女人味。她多角度地突出女性、人性的多侧面,一向惹人反感的图兰朵因此变得可爱而可信。王威认为,从音色上捕捉内心上的变化,是自己与别人最大的区别。  

  “中国人的嗓音和外国人区别还是很大的,东方人的音色相较于西方人来说,就会稍微的温暖、明亮一些,在表演公主被征服以后,从一个东方人女性角度来说,大多数还是有温柔的一面,所以我觉得其他人相比,在唱这段的时候最大的区别就在这里,擅长从音色的变化去捕捉和表现内心的情感,这和国外演员的表现是有很大差别的。”

  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商路,在上下两千年、纵横近万里的时空中,也为东西方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架起了桥梁。《图兰朵》的故事出自童话《一千零一夜》,讲述了一个西方人想象中的东方传奇故事。这部诞生于真实主义歌剧兴起与异国情调盛行的背景下的歌剧作品,展现了普契尼脑海中戴着美丽面纱的东方世界。这个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的故事,是东西方文明交流和互鉴的最好例证和典范。  

  童话《一千零一夜》插图

  2018年10月,实景版《图兰朵》在中央音乐学院醇亲王府上演。中央音乐学院院长、指挥家俞峰先生说这是一部带着"一带一路"色彩的新版《图兰朵》,是普契尼的"中国公主"在中国艺术家笔下的一次新生,希望给观众带来难忘的艺术体验。这一版本采用了浸没式舞台实景呈现,将人们带回了那个遥远神秘的传奇时代。  

  指挥 俞峰

  同时,这一版采用了作曲家郝维亚续写的版本。作为为《图兰朵》进行续写的第三位作曲家,也是第一位中国作曲家。在图兰朵如何转变这一历史难题上,郝维亚从作曲家的角度采用的最重要的一个解决方法便是为图兰朵写了一首感人至深的咏叹调《第一滴眼泪》,对阴冷残酷的中国公主形象进行的重新定义。王威说,就是在这首咏叹调中,在图兰朵的一诉三叹中,图兰朵才被赋予了东方女性仪态万方、温柔善良的特质,展示了一个胸怀宽广、博爱众生,徜徉在家庭与爱情温暖中的女性形象。  

  “郝维亚老师是站在今天这个时代的高度,将中国公主的艺术形象又重新进行了性格挖掘与艺术塑造,融入了东方人的思想和感情色彩,对图兰朵公主进行了成功的二度创作。所以,我在表演公主被征服之后的心理变化轨迹上更加流畅。郝维亚老师这个版本,在写图兰朵被征服之后的这首咏叹调《第一滴眼泪》,完全体现的是东方人的情感方式,对人物情感的把握更加真实细腻,和原来的版本最大的区别就是这个独创。抒情的部分特别多,最高音写到了降B还有一个若隐的处理。把东方女性的这个心理描写的更准确了。”  

  作曲家 郝维亚

  在大多数女高音以普契尼、威尔第歌剧扬名立万的舞台上,王威却是独树一帜、另辟蹊径。从《唐豪塞》到《罗恩格林》,再到《尼伯龙根的指环》,她一共主演过五部瓦格纳歌剧。瓦格纳被认为是西方浪漫主义音乐的集大成者,他开创的“乐剧”注重歌剧的交响性,认为音乐是手段、戏剧是目的,视歌剧为戏剧、诗歌、音乐高度结合的“综合艺术品”,作品充满了各种繁复的矛盾,含有深刻的哲学思想。对于歌剧演员来讲,能胜任里面角色的人并不多。作为目前中国演唱瓦格纳歌剧最多的女主演,王威认为,除了语言,瓦格纳作品中的调性和近百个的音乐动机才是最难的。

  “众所周知,瓦格纳的乐剧在演唱上对语言的要求很高,而更为复杂的是它的调性以及音乐动机的色彩变化。读谱时,你会发现它经常在两个小节间便会改变调性,加上一些复杂的节奏形态,以及繁复的古德文发音,多种困难交织更迭,因而对演唱者的声音技术以及音乐基础要求都极高,能将整部戏读下来已并非易事,瓦格纳是在浪漫和现代之间,在神话故事和精神分析之间找到平衡的人,所以你必须深刻领悟瓦格纳的思想,才能体会瓦格纳那深入骨髓的伟大戏剧音乐创作。”  

  瓦格纳

  “我在大学期间,更多的是在演唱古典时期的作品。毕业之后的很多年,我可能演唱普契尼的作品都比较少,还一直在唱古典的作品。因为如果你的声音不经过这些阶段的训练,要直接演唱瓦格纳的作品,可能真的无法胜任。如果缺乏系统的声乐学习和训练,好的歌唱艺术和最美的嗓音过不了多久也会变样。只有给自己的声音打下坚实的基础,使自己的声音像弓弦乐器那样持续得较为长远,使那些咏叹调更有韵味,并带有戏剧艺术或音乐戏剧艺术所需要的色彩。

  因而没有这些基础,歌者想一下去挑战瓦格纳歌剧是唱不下来的,4、5个小时的瓦格纳歌剧需要很牢固的声音基础、歌唱技能,调性基础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才可以完成。声音基础不够好,技术不够完美,都不能很好的胜任瓦格纳的歌剧角色。”

  音乐是人类最美的语言。一段美妙的旋律,一场精彩的演出,都能诠释人类共同的心愿,都能解读彼此共有的期许。作为当代中国音乐的代表人物,作曲家叶小纲认为“中国的交响乐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我们已经到了要向世界表达我们自己思想的阶段,用西方的音乐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更容易走向世界。”从《永乐》都《鲁迅》再到《长城》,王威与作曲家叶小纲合作了多部中国歌剧作品。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品在世界各地上演,中国正在创建自己的音乐语系。但是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在中国歌剧走向世界的道路上,还有更多的人还在尝试更多的可能。  

  “这几年我演唱叶小纲老师的作品挺多,他的作品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提升了我对中国原创的认知。因为,我以前唱中国作品比较少。叶老师作品中深邃的民族文化意境与民族文化自觉对我都是滋养,叶老师本人对于咬字的要求也非常高,给了我中文咬字上的很多的帮助,使我有了很大提高。

  我常年用非母语演唱西方歌剧,感觉语言在发音技术上的切换,还是需要有非常厚实的积累才行,语言在演唱中最终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技巧也是非常高的。在演唱不同语言的时候,如何运用于声音,这里面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  

  作曲家 叶小刚

  “西方对东方的文化艺术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他们对中国艺术、中国元素都很关注。中国的民族歌剧创作,虽然这些年很繁荣,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很支持原创,但是,中国民族歌剧要想真正走出去,还需要国家的重视、作曲家、歌唱家的努力,还要在歌剧的属性及西方观众容易接受的艺术表现手法上研究下功夫,在故事、人物、价值观等要素方面,既要有中国特色,又要考虑西方人受众的习惯,这是比突破语言障碍更需要艺术家们考量的问题。最后“人生苦短,艺术长青”与大家共勉!”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