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正文

百年南京 文化颐和

时间:2016-09-11 10:39:40    来源:文化中国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木刻水印展(桐影楼)

  清风徐过,木桌堂前,亲手用水墨和水性颜色在吸水性的宣纸、滤纸上印制一份独创的木刻版画,近距离的感受这项古老技艺的传奇之处,仿佛瞬间就被传统的艺术之风所包围,个中滋味,淋漓尽致。

  木刻水印是以我国传统的木版水印方法与现代创作版画相结合,并吸取中国画水墨技法绘制而成的。在颐和公馆,通过木刻水印这项工艺,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国的书画艺术所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表达的时代性的变化过程,更能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

  


  薛岳抗战陈列馆(12号楼)

  闲坐在颐和院中,夕阳西下之时,也许你会拉着孩子的手给她将老南京的故事。你一定会提到薛岳的故事,这个老一辈南京人都知道的人,把他的故事都留在了颐和的薛岳抗战陈列馆里。

  在这里,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薛岳当时如何运筹帷幄,如何奋笔疾书。通过他的亲笔书信,仿佛更加还原了当时的“亘日夜,守电话机,口授口令,倦及命从官设帆布床假寐,虽硝烟起前,弹雨纷集,从者或色骇,不顾也”的场景。

  


  或许是因为父亲仰慕岳飞,以“岳”字为名的缘故,气壮山河的胆气也是从中国名将岳飞处一脉传承而来的吧,无愧于抗日“战神”的称谓。

  


  故居中,满是生活、革命、抗战的痕迹,历史流转或许军旅生涯的荣耀已经淡去,但是在这些曾经寄托过灵魂,摩挲过生存的物件上留给后人更多的是他生命的态度。

  

  9栋博物馆,9种别样的历史沉淀。既有现代的居住体验,又能感受到百年南京沉淀下来的瑰宝,一种现代与传统的冲击和融合,一场民国梦回的真实经历,一切,尽在颐和公馆。文化留给我们的更多是思考,而这份思考也正是推动着文化不管前进的动力。(李妍曼子)



责编:刘铭

3/3首页 上一页 1 2 3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